锦绣黔东南— 民族原生态 — 魅力黔东南— 大美黔东南

您的位置:黔东南美食> 美食探店>内容

寻找黔东南好味道—三月粑

2018-3-29 11:47| 发布者: 美食指导| 评论: 0|来自: 黔东南美食

摘要: 三月粑,各地称呼不一,因其是在旧历的三月份清明期间制作,故泛称三月粑。此粑也是“挂亲”期间的一种祭品,亦是人们给逝去亲人的一种珍贵礼物,以寄托哀思,所以也叫清明粑或甜藤粑。清明菜清明菜与糯米面揉在一起 ...
三月粑,各地称呼不一,因其是在旧历的三月份清明期间制作,故泛称三月粑。此粑也是“挂亲”期间的一种祭品,亦是人们给逝去亲人的一种珍贵礼物,以寄托哀思,所以也叫清明粑或甜藤粑。

清明菜
清明菜与糯米面揉在一起

三月粑的制作极其复杂,首先是将甜藤,(此藤系一种藤本植物,叶为对生,叶背密生细毛,皮花雀斑,灰色并带绿色,极香)捣成渣,泡在水里,舂烂后,等它浸出液汁,过滤得出的甜水泡糯米5个多小时,取出滤干水后,将糯米舂或磨成粉,这样的程序得头天完成,第二天才能进行混合、包扎、上笼蒸等……,
接着便把黄草(旱地或干田里生出的一种白茎黄花卉,术名叫鼠曲草)用舂碓舂烂,舂烂后再用井水里冲洗,过滤,目的是把黄草里的涩味、苦味冲洗掉,留下香甜之味,三月粑算是参透“苦尽甘来”的玄机了。过滤好之后,便用白糖与糯米粉拌成不稀不硬的圆坨坨,用舂碓再次的搡捣、舂烂,重力促使分子进行重新组合,甜藤、黄草、糯米三者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口感也得以改善。包粑是技巧活,首先把粑团放在手心搓圆,再用两层浸泡好的棕叶进行包裹,最后用稻草进行捆扎,手法娴熟,一切都那么的自然,一切都那么的顺理成章。最后的程序便是上锅蒸了

在中国,任何美食都会附上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特点,连这质朴的三月粑也不例外。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位侗族青年在夏历的三月三这天,上山砍柴时用一种藤捆柴,这根藤的皮上全是花斑点,像蛇皮,且香甜、无毒,人们称为“甜藤”。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他说:“孩子,你们这里毒蛇很多,经常咬伤人,白天你捆柴的那根藤子,不要烧掉,可拿来制成糯米粑粑吃,这样就可以避免毒蛇咬伤人,还可辟邪、不痛肚子……”次日,这位青年人依照梦中老人所说去办。果然,他上坡干农活遇到毒蛇时,毒蛇都怕他,看到他便溜下坡去了。于是,这位青年就把这件事告诉给村人,大家都按照这个方法去做,防治毒蛇的效果很好。因此,用甜藤做三月粑的风俗便由此而形成,一直传承至今。
然而,我更愿意相信并且感恩的是我们的祖先用非凡的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道道美食,使我们无论是在自己熟悉的家乡亦或是在千里之外的藩篱,都能够为我们留在乡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